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及各种内科疑难杂证。尤其是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以及减轻癌症病人放、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张代钊,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首任主任,中日友好医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林县食管癌研究队副队长,河南医科大学教授,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名誉教授,重庆树仁大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北京抗癌协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三届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兼中医药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首批500名著名中医专家之一,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经验继承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国肿瘤杂志》编委,《中西结合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年鉴》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中央电视台医学顾问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被聘请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及美国传记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名誉委员。学习工作经历:1955年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1958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1958年—1983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及广安门医院工作。1983年调中日友好医院工作。专业特长:从事诊治癌瘤临床工作已5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及各种内科疑难杂证。尤其是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以及减轻癌症病人放、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特别是对中晚期病人进行辨证治疗,探索出有效的防治癌症病人在放、化疗中出现毒副反应的中医诊治规律,对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有个人独特方剂。自1960年初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协作后,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常见癌瘤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使不少病人明显的减轻了放化疗后所带来的毒付反应和痛苦。自1978年以来曾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学术经验继承人共10余人,在这些学生中已有3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此书已译成英文版在英、美等国家发行),《张代钊治癌经验辑要》等书。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有效病历选》,《中西结合治疗放化疗毒副反应》,并撰写论文80余篇。曾参加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及多项省部级研究题的科研工作,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95年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金杯一等奖。在国际交往中,多年来多次参加国际肿瘤会议,曾赴意、日、菲、泰、新、印尼、韩、美、荷及香港等国家地区讲学及为著名爱国侨领诊治疾病。 张代钊主任领导的肿瘤科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内先进科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9年肿瘤科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班组,并获大奖杯一个。 1994年张代钊荣获“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贡献个人奖”。 2000年张代钊教授荣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中央保健工作成绩优秀奖,2001年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张代钊教授医疗事迹已被录于《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中国当代医药名人》,美国传记研究所主编的《国际名人录》(第四版)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主编的《国际名人录》(第十版)等书中,现被聘请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及美国传记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名誉委员。